夫妻財務分配: 我收入比較少,結婚後開銷家用各出一半,公平嗎?

by 艾波

雙薪家庭常有的疑問,妻子上班薪水不如丈夫多,結婚後家用各出一半,公平嗎? 夫妻財務究竟該如何分配?

專家建議: 共同性的家用支出,必須新設獨立帳戶來管理

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。從小倆口決定結婚的那一天起,你們從兩個獨立的個體,組成一個家庭。丈夫有丈夫的花費,老婆有老婆的花費,但是很多人沒注意到結婚後,你們之間多了一個第三者<我們家>,也就是<夫妻共同財產>,沒有提前商量好<共同家用支出>的分配,等到某一方不滿的時候,通常已經累積很久的怒氣了,夫妻吵架就在所難免….

婚後多了一個「夫妻共同財產」需要經營

男女邁入婚姻後,除了個人財務以外,夫妻之間多了一個<我們家>,也就是<夫妻共同財產>,舉凡兩個人所共同享有的空間-房子、車子、水電瓦斯、網路第四台、旅遊、孩子教育費、保險費等,都會列在這一個<我們家>的帳戶裡。

關於金錢支出部分,建議成立共同帳戶,夫妻兩人定期各存一筆錢進去,其餘的收入可以各自管理。夫妻存入共同帳戶的金額比例,建議是按照雙方薪資的比例來計算。若夫妻收入相當,就存相同金額。若夫妻收入差距較大時,付得多的人,會覺得自己虧到了,但是就收入比例算來,若每個月支付1萬,對月收入5萬的先生來說是20%,可是對收入2.5萬的太太來說就是雙倍的40%了。一般來說按比例支出,會比齊頭式金額來的公平些。

四個帳戶理財法

財務健康比例: 上半圓占3成,下半圓占7成

兩大模組:生活費&未來儲備金

按照理財的四個帳戶規則,我們可以把生活所需的開銷,劃分為兩大模組共四類,分別是生活費:(必要性)生活支出、(選擇性)娛樂支出;未來儲備金:退休準備金、子女未來基金。若夫妻傾向個人帳戶自理的話,就須再拆分為共同帳戶,個人帳戶分開管理,並將共同帳戶所應支付的項目商量清楚。以下範例提供參考。

家庭共同帳戶 V.S. 夫妻個人帳戶

共同帳戶
( 全家共享∕孩子消費 )
個人帳戶
(單純個人消費)
必要性生活支出 食:餐費
衣:孩子衣物
住:水電瓦斯、第四台、網路、管理費,居家修繕。
行:家庭出遊之車資。
育:孩子學雜費、安親班、才藝班、校外教學等、文具、制服等。
保險:子女醫療險、健保費、團體意外險等
 
食:同事朋友聚餐
衣:個人衣物
住:房貸一般為房屋所有權人負擔,夫妻亦可自行約定。
行:個人所使用的交通費
育:個人成長學習基金
保險:個人壽險、醫療險、儲蓄險。
工作所需:手機、筆電等
選擇性娛樂交際費 全家出遊 親戚紅白帖、孝親費
退休準備金建議夫妻商量一個最低標準,各自努力
子女成長教育基金夫妻議定目標金額與負擔比例

養育6歲以下幼兒的新手爸媽特別需要互相體諒

夫妻財務不只錢財,還有很多需要共同分攤的勞務,需要事前商量分配。譬如:煮飯、洗碗、採購生活用品、洗衣服、打掃、送小孩上學、監督孩子作業等、帶孩子看醫生、學校家長會活動出席等。錢是具體的數字,還可以拿來加減乘除算一算,但家務事耗費時間、體力,每個項目執行的頻率與難度也不同,在情緒上與健康上,所造成的耗損因人而異,很難做到完全的公平。

家務如同財務,家人必須分攤

較常聽到的案例是先生薪水較高,負擔的比較多的家庭開銷,就覺得回家什麼事都不用做了,全部都丟給太太。如果太太是職業婦女,而小孩未滿6歲,工作加上家務育兒的雙重勞動,過度的負擔很可能會壓垮她。

延伸閱讀:
夫妻金錢觀差異大,如何談錢不傷感情

根據筆者親身經歷,學齡前子女的媽媽的壓力來源不勝枚舉:

新手媽媽之多重心理壓力

  • 母乳:晚上每隔4小時就得醒一次,連續一年睡眠不足的狀況下,正常人都會有極重的熊貓眼+極大怨氣。
  • 嬰兒半夜哭鬧:換尿布,肚子餓,受驚,作夢,孩子哭鬧的理由很多,奇怪的是只有媽媽會醒過來,爸爸都會睡死。
  • 孩子發燒:偏偏在最重要無法脫身的會議時,保母打電話過來要妳帶孩子回家。考績要維持甲,一定要有個佛心主管,不然就是要半夜孩子睡著後加班,或展現過人的拚搏(邀功、建功、使命必達)精神。
  • 腸病毒、流感:孩子上幼兒園,免不了每個月都感冒,媽媽免疫力差的情況下,肯定被傳染。若遇上傳染力高+症狀痛苦的腸病毒、流感、諾羅病毒,那就得居家隔離,全家病倒,慘狀連Food Panda外送員都退避三舍。
  • 婆婆念:傳統婆婆的思想中沒有“病毒”的存在,孩子反覆感冒絕對是三大錯誤=穿太少,沒蓋被,吃不營養。想保持心靈的安寧的話,婆婆的話絕對要當聖旨,所以我家孩子的最高宗旨就是永遠比別人多穿2件,晚上棉被最好綁在身上,三餐大量餵食。
  • 生產&育兒後遺症:身材變形、頭痛、腰酸背痛、媽媽手(狹窄性肌腱滑膜炎)
媽媽產後壓力來源

建議施行「媽媽放假日」

在反覆生病,睡眠不足,職場表現處劣勢的情況下,太太的身心狀態都是疲憊不堪的,如果此時先生的態度是:我上班已經很累了,妳(賺得少)多做些家事又沒什麼,賺錢比較重要,這樣就很容易引發夫妻爭吵。建議先生在太太沒要求前,就主動承擔一些育兒家事,雖然一開始免不了笨手笨腳,太太千萬不要太過苛求。只要先生願意替孩子換尿布,幫孩子洗澡,或者周末帶孩子出去運動,讓孩子的媽放個假,相信每個妻子心裡都會充滿感謝。

勞務性的家事育兒應視為有價

也許有人會覺得現在是兩性平權的時代,但是兩性平權在許多方面,現實與理想仍有很大一段距離。目前社會上,男性在職場升遷,敘薪制度上,通常佔有比較大的優勢。

相對地,由於社會對媽媽所應負擔的育兒教養責任中,所加諸的束縛比較多,譬如學校老師班親會,9成都是媽媽出席。孩子發燒了,老師通常也是優先通知媽媽帶回家。找不到保母,不得已得請育嬰假時,通常也是薪資比較低的女性來請。

所以職場上,女性會因為照顧孩子,無法長時間工作、出差、請假也比較多,職涯發展也容易因為生產、育嬰而原地踏步。

優秀家庭主婦價值年薪百萬

已經有很多研究證明,一個優秀家庭主婦的勞務價值,高達年薪百萬。現在養得起家庭主婦的年輕人不多了,所以如果太太願意出去上班賺錢,一起幫忙家計的話,老公也應該承擔部分家務。千萬不要存著我幫你的心態,畢竟家是兩個人的家,家事也是兩個人的事。

夫妻雙方應該多加體諒彼此,若男生薪資較高,但因為工作繁忙,較少付出時間或體力從事家事勞務,而女生實際上也承擔了較多的育兒教養、家事等勞務付出,先生不妨多支付一些家用。或者在旅遊或娛樂,這種一年數次非常態性支出時,負擔多一些,以犒賞妻子。

畢竟錢可以再賺,然而一個溫柔的好妻子,孩子的好媽媽,卻是千金難得,不是嗎?

Related Articles

訪客留言